如何與社群媒體和平共處

 
 
 
 

「他出國玩了!」

「他們竟然天天都吃創意料理!」

「他又買了名牌包!」

常常覺得其他人的生活總是比自己的精彩嗎?手機滑著滑著,不知不覺就超過半夜了,每天都睡不飽,感覺長期累積疲憊快把自己壓垮了。

這樣的畫面,似乎越來越常出現。

我們生活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社群媒體加快了資訊的傳播,大家都嘗試的在社群上展現自己最好的樣子、富有的物質、多采多姿的生活。而大多數的廣告,都在影射一件事情:「現在的你不夠好!(如果沒有擁有這些條件的話)。」

《我決定簡單生活》的作者佐佐木典士,在書中寫道 : 「我教各位一個瞬間讓人不幸的方法,那就是與人比較。」雖然這不是社群媒體創立的初衷,但它卻無意間成為了放大「比較」的幫兇。

如果從心理學與生理學的角度來看,社群媒體的動態提醒、按讚等設計是又有特定意義的,為了是讓大腦釋放出快樂激素「多巴胺」,吸引我們持續的關注社群、重複按讚的動作,持續刺激大腦產生讓愉悅感。對話框中的已讀提醒,也利用人們天生的社交衝動與焦慮,創造出害怕錯過訊息的壓力感,在無形之中讓我們養成每隔幾秒就檢查訊息的習慣。

 
 
 
 

現代人每天接受的資訊量,高達 3.6 萬 GB,是1980年代的5倍。但是我們的身體結構、處理大量資訊的大腦,跟古時候的人類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啊!

過量的數位資訊,以及不當的社群使用,已經成為巨大的身心壓力來源。有研究發現,青少年的情緒問題,比如失眠、憂鬱、焦慮等,都跟過度使用社群媒體息息相關。而因為電子設備的便利性,更容易讓數位媒體的負面影響惡性循環。

你能想像沒有手機、沒有網路、沒有一切電子設備的生活會是甚麼樣子嗎?

我們不需要做到這樣極端,但是適度的減少社群與數位資訊,確實可以幫助我們降低焦慮、恐懼與壓力。

以下分享幾個簡單的日常數位排毒方法!

關掉手機提醒、取消通知

關掉手機提醒,是拿回時間掌控權最好的方式。

大多數的訊息通知,都沒有馬上讀取的必要性與急迫性,取消社群媒體上的提醒通知、把多人群組的通知改為靜音、關掉各種會員 app 的通知,只保留真正重要的聯絡管道,可以讓自己不再隨時被打擾,不再被各種通知綁架。

當時間掌控權回到手上,反而更能專注在當下,讓注意力停留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,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時間花的更有價值、更有意義了。

身為聚落夥伴之一,我們也正努力透過聚落體驗,與身邊的人們一同學習專注在當下,拿回時間的掌控權。不知道讀者們知不知道手機沉睡箱呢?

在聚落,我們透過「手機沉睡箱」的設置,讓手機暫時沉睡,為大家創造出不受打擾的空間,可以感受沒有手機在身邊時的輕盈,更能深沉、安穩的專注在體驗中

 
 
 
 

慎選追蹤內容、選離有毒的關係

花一點時間,挑選接觸的社群內容。

追蹤帶給我們知識、靈感、與正向感受的社群,刪除負面資訊過多的帳號,拒絕讓沒有意義的內容佔據寶貴的腦容量。

在使用社群媒體時,可以留意有哪些內容會讓我們產生不舒服的感覺,像是不安、焦慮、恐懼、忌妒等。這時候可以思考一下,我還想要常看到這些內容嗎? 記得,關注的主動權,永遠都在自己手上。

如果負能量來自身邊的朋友,可以善用社群的靜音功能,比如臉書的「保持距離」或是 Instagram 的 「停止顯示」,在不影響彼此之間感情、也不會因為退追而感到尷尬的情況下,選擇減少看見對方的社群內容。

每個人的精力與能量都是有限的,如同人際關係一般,社群上負面與不成熟的內容也會造成消耗。把能量保留給值得關注的人事物,是愛護、也是尊重自己的方式。

培養媒體識讀能力

新聞媒體也常是負面能量的來源,但我們其實不需要知道誰家發生意外、或是公眾人物的大小八卦。

透過演算法,媒體會不斷的讓我們所在意、關注的內容出現在容易看到的平台,因此每一次的網頁點選都像是在投票。透過有意識的選擇,可以改變演算法推薦的內容。

我們可以主動選擇閱讀高素質的媒體來源、拒絕內容農場與標題聳動的文章、避免按讚與分享負面新聞。對於時事或是重要的資訊,可以請教相關領域的朋友,協助判斷資訊的正確性。

如果不知道怎麼選擇優良的媒體平台,可以觀察一下幾個小地方 :

  • 引用的資料來源是否為客觀且具公信力的管道?

  • 有沒有標註責任編輯群?

  • 是不是企業的廣告合作文?

越公開透明的媒體,通常也代表對內容的高度負責。透過這樣的簡單小技巧,可以簡單的篩選出高品質的新聞來源。

我們也發現,在減少閱讀負面新聞一段時間後,焦慮跟不安的感受也慢慢消失了,而少去這樣的內耗與情緒起伏,也讓我們更能好好跟身邊的人相處。

 
 
 
 

設定使用時間與目標

有時候拿起手機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小時, 原先要做的事情也無意的拋諸腦後?

可以練習在拿起手機或開啟電腦前,先確定這次的使用目的與時間,讓電子設備回歸到工具的功能,而非娛樂。設定計時器,或是簡單的用紙筆寫下來,例如 : 「查旅遊景點,30分鐘」、「回覆訊息,10分鐘」。

也可以善用社群媒體或是手機系統內建的時間管理功能,針對特定的 app 設置使用時間上限,比如設定每日使用 Instagram 上限1小時,時間到了就會自動跳出提醒。

利用簡單的文字或音效提醒,可以避免漫無目的地瀏覽,讓自己保持專注在目標上,進而提高效率。

靜而遠之、少見為妙

改變手機上 app 的排列位置,也可以避免過度的社群接觸、幫助建立好習慣。

嘗試調整手機的 app 位置,讓你打開手機的第一眼,只會看到喜歡的底圖跟時間,排除了視覺雜訊,也能讓心情更加放鬆。

把工具類的 app (ex: 地圖、筆記本、計算機) 放在第二頁、社群媒體或遊戲等娛樂性質的 app 再放到後一頁,增加開啟社群媒體的困難度、多個緩衝空間,讓你有機會多思考一下真的要打開它嗎?

反向操作可以順勢培養好習慣,把希望多開啟的 app 往前放,增加關注機會。比如:冥想、記帳、語言學習等 。

另外,也可以嘗試讓電子設備遠離自己的視線範圍。我自己很喜歡這個方式,平常在客廳活動時,就把手機放在書房裡;晚上睡覺前,關閉網路,順手把手機留在房門外的小矮櫃上,那麼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情,可以慵懶的伸展、看看窗外的風景,或許我們就不會想著手機了。

 
 
 
 

創造正向感受

在練習社群排毒的時候,自我感受是很重要的一環。許多人因強制的抽離社群媒體,原先被社群佔據的生活中,突然空出了大把時間,有些人反而無所適從、容易被空虛感淹沒,反而造成另一種壓力來源。透過建立目標跟達成目標 (列清單、去做想做的事情),主動創造正向的自我感受,可以補足抽離社群的空虛感。

先列出平時一直想做,但都沒機會去做的事情、或是想培養的嗜好,規劃一段時間放下手機,並挑選一樣清單上的項目來體驗看看吧!

不需要是很正式的活動,即使只是看著窗外發呆、閱讀一本喜歡的小說、出去外面散散步、練習手沖咖啡,都是很好的開始。

我習慣簡短地寫下這個活動有趣與好玩的地方,比如:「今天難得看著窗外,才發現外面的櫻花已經開滿了,非常漂亮。」、「今天沖了一杯咖啡,原來咖啡在沖煮過程中的香氣才是最濃郁的,好享受。」透過文字紀錄下遠離手機的時光,持續一段時間後,可以幫助我們養成感受正面事物的習慣,讓身體與頭腦記住這些正向的感受,潛意識裡也會越來越傾向選擇體驗更多的日常活動、而非網路社群。

在聚落,我們也透過書寫,練習靜心與感恩。晨起時分寫下對今日的期待、入睡前再細細回顧今日的種種,記錄下生活中的感動、以及感恩的事情,懷抱著正向的感受入睡,似乎也睡得更香甜了!

除了上面的幾個小方法,偶爾給自己放個假,跟家人或是朋友一起去旅遊、甚至到沒有網路的山裡、溪邊、露營,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,都是很好的遠離社群的方式。

不用著急、慢慢練習,讓我們一起找回平衡。

 
 
 
 

關於作者

Alma 喜歡音樂、科學跟創新的事物

假日常跟家人遊走在山林間

或是下廚嘗試新的料理

最近開始練習氣功跟太極拳

正在找尋社會框架外,有趣的生活方式。

圖片:Pexels

Previous
Previous

如何面對拒絕與否定?

Next
Next

曼陀羅的藝術療癒力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