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與孩子的關係

 
 
 
 

「想多陪伴父母,但又覺得跟家人相處好累!」

「羨慕別人家庭和睦,而自己總是跟家人講沒幾句話就起爭執。」
心中常常出現這樣的矛盾嗎?

這篇文章想分享一些跟家人相處的小技巧,以及自我轉念的方式。

陪伴島民,讓心安在屬於自己的避風港。

原生家庭在很多層面上,對於我們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,像是感情、看待金錢的方式、伴侶關係、情緒表達、安全感等。

有時候會成為家人,可能代表我們有要共修的課題。先放下對彼此的成見,找出根源,一步一步的修好關係。

 

依序打破舊有相處模式

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三個步驟練習,來找出彼此的課題,並打破負面循環,創造新的相處模式。

1. 覺察情緒

試著觀察一下,在跟家人相處時的情緒變化,是正面情緒居多、還是負面情緒佔據大部分的時間呢?出現的負面感受有哪些?是無奈、煩躁,還是感到生氣、不被信任?

2. 找出問題本源

再更進一步的察覺,從旁觀者的角度思考看看,引發這些負面情緒的情境是什麼呢?是父母不經意脫口而出的某個字眼?還是過度的關心與提醒?又或是反覆的情緒勒索帶來的無型壓力?

3. 用「第三種可能」溝通

找出問題之後,反而要謀定而後動,人與人的相處,離不開傾聽與溝通,很多時候不良的相處模式會一再的循環,是因為雙方都用同樣的方式在應對,所以才不斷的落入相同的情緒迴圈中。

想要打破這種負面循環,可以從改變自己開始。

先思考看看除了依順與抗拒之外,有沒有第三種可能的溝通方法?透過積極傾聽,理解父母在言語之外,真正想表達的是甚麼?也思考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更好的回應方式,可以避成造成彼此的誤解?或是創造出詼諧放鬆的討論環境,讓彼此在溝通時的情緒能更正向、也透過這種方式引導父母傾聽我們的需求。

 
 

足夠的距離與空間

在改變負面相處模式的過程中,還是可能產生衝突,畢竟雙方都要離開各自的舒適圈,才有可能促成改變,創造一點距離與空間,可以降低衝突的發生、創造更多和平共處的機會。

無論是時間上或是空間上的距離,都對改善關係有很大的幫助。

如果目前是與父母同住,可以試著在家裡為自己創造一個感覺安全的地方,可能是自己的房間、種了植物的陽台、或是書房裡一張舒適的閱讀椅等。如果覺得今天的自己比較暴躁、對於家人的忍受度比較低,不如躲到這個屬於自己的安靜地,拉開距離,先把自己穩住,改天再嘗試改變與溝通。

把父母當成室友,共同維護公共空間、但互不干涉私領域(像是自己的房間),也是一種給予彼此距離的方法。

如果經濟獨立,可以考慮選擇在外居住,減少日常生活中的摩擦,家人間也會更珍惜相處的時光。依照個人心力,規劃陪伴家人的時間,不一定要回家,改成帶父母外出踏青、小旅遊等都是不錯的方式,離開原本熟悉的環境,會順勢帶走一些舊習慣,對於幫助跳脫負面的相處模式很有幫助。

 
 
 
 

我們是不是也不理解父母?

其實很多的衝突來自於不理解,就像常常覺得父母不懂我們一樣,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我們真的理解父母的成長背景嗎?我們能體諒他們出生成長的環境,所造就的生活習慣以及思考模式嗎?

如果可以試著理解父母的經歷,在與他們溝通與改變相處的過程中,或許我們也能多一點點體諒。

 

試著轉換彼此的角色

在不同的生命階段,彼此間的關係也會不同,相處模式當然也需要跟著調整。

小時候父母是照顧者,但當我們長大後,可以試著讓父母離開照顧者的角色,成為我們的朋友、玩伴、或老師...等等。跟他們分享有趣好玩的事物、接納彼此的不同、一起旅行、學習新的事物、尊重各自喜歡的生活方式,像朋友一樣的自在相處,放掉對長輩理所當然的期待,還是可以很緊密的聯繫或共同生活,但不過度依賴或打擾。

 

課題需要慢慢的修

有些時候,我們急著想改變、或是很直覺地認為,連我都懂的道理,長輩為什麼會不懂呢?忘記了父母也是平常人,他們也需要時間來學習與練習。

共同的課題需要慢慢地修,彼此的相處模式,更要多點耐心來找到平衡點。

當我們不小心太努力的時候,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碰撞與傷害。記得按下暫停鍵,喘口氣、緩一緩,先把自身安定好,才有動力繼續向前。再回過頭來繼續練習。

 
 

人生中會遇到許多導師,每位導師都教會我們不同的事情,而父母就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位導師。

有沒有印象中的那天,突然發現自己好像長大了,而父母似乎老了一點點,是不是某個瞬間,發覺自己懂的比父母更多了?

人生列車持續向前,我們都不斷在成長,希望有一天,我們都能找到與家人最舒服的相處方式,讓彼此的陪伴留下更多美好。

 

關於作者

Alma 喜歡音樂、科學跟創新的事物

假日常跟家人遊走在山林間

或是下廚嘗試新的料理

最近開始練習氣功跟太極拳

正在找尋社會框架外,有趣的生活方式。

圖片來源:Pexels

Previous
Previous

簡單生活提案

Next
Next

打造一個療癒的工作環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