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正念?

 
 
 
 

你有觀察過在一分鐘內,腦海裡會閃過多少個念頭嗎?

有些我們或許記得,有些可能不曾留下印象,但這些閃過腦海的無數個念頭,都或多或少、強烈或輕微的影響著心緒,使心念分分秒秒不斷的轉變,只是我們可能不曾察覺。

隨著全世界網路化,外在資訊的來源多與專注,能夠幫的難以計數,保持內心平靜、平衡助我們更好的面對日常生活。

穩定內心的方式有很多種,能確實關照到生活的,才能真正留的長久。正念(Mindfulness)恰巧是其中之一,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態度、一種你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。

如果你對正念有些好奇、不知道如何將正念帶入生活,歡迎往下閱讀 :)

 

正念跟正向思考一樣嗎?

正念不是正向思考,而是專注在當下、此時此刻。

把「念」拆開來看,是「今」跟「心」,把心安放好,感受與體驗當下的每一刻。

正念普遍被認為起源於佛教的打坐靜心,但是現代廣為流傳的正念,不再帶有宗教的含義,並不受限於特定宗教系統才能練習與傳授。

不僅如此,還有超過 2500 篇的科學學術論文在探討與研究正念對於身心的益處。

當代正念的重要推手 : 美國的卡巴金博士(Jon Kabat-Zinn Ph.D.),也是科學背景出生。偶然學習到正念冥想,後來將這套生活方式系統化,創立了正念減壓 (mindfulness-based stress reduction, MBSR) 課程,並將正念減壓運用在慢性疼痛、壓力相關疾病的臨床研究,逐漸將正念推廣到學校、醫院、企業、甚至是監獄等地,幫助各式各樣的人,運用正念面對人生中的課題。

近年許多醫療機構也設立了正念引導課程,幫助如癌症、憂鬱症、睡眠障礙、慢性疼痛疾病的患者,甚至是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的陪病家屬、醫療人員。

但不是只有醫療體系受惠於正念減壓,一般人也可以運用正念來穩定心性、降低生活與職場壓力對身心造成的影響,讓我們能更從容的應對生活中的難題。

 
 
 
 

如何開始我的正念練習

正念是種生活態度,一種我們可以選擇的生活方式,是很接地、一點都不困難的。

第一次練習正念,可以先找一個舒適的地方坐下來。在家裡的瑜珈墊上、公園的大草地、或是曬的到太陽的窗邊...都可以,只要讓自己覺得舒服、安全、自在就好。

設定好 5 分鐘的鬧鐘,慢慢閉上眼睛。

在關閉了視覺的紛亂之後,將感知慢慢轉移到其他的感官,比如,注意聽看看耳邊現在傳來的是什麼聲音? 是咖啡機在磨豆子的聲音嗎? 還是附近的小麻雀在嘰嘰喳喳? 隔著玻璃窗外熙來攘往的人聲也隱隱約約傳了進來。還有吧檯上烤箱刻度的滴答聲呢 ! 是不是也聞到了可頌剛烤好的香氣 ? 手裡握著裝著咖啡的陶杯、感覺手心暖暖的。臉龐感受到微微的風輕輕吹拂過......。

當鬧鐘響起,緩緩睜開雙眼。

那或許會是第一次的正念練習。給自己一個鼓勵,並設定好下次練習的時間。

這時,試著回想一下,在這五分鐘裡,是不是注意到了很多以往不曾注意的細節呢 ? 或許這個咖啡廳已經來過很多次了,但卻是第一次發現,原來手裡陶杯的質感是如此質樸細緻的;甚至從來沒有注意過沖煮不同咖啡時,香氣也有些許的不同;又或是太陽隔著玻璃,曬在皮膚上的溫度,在這個春季裡是溫暖的如此剛好。

透過這個基礎的正念練習,讓我們對於當下所處的環境,有更多更細微的感知。另外,也可以感受一下,身心是不是比五分鐘前,感覺更加輕盈、放鬆呢?

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這個簡單的練習,像是在工作的時候,如果覺得心思混亂,也可以撥出一分鐘的時間、做簡單的正念練習,幫助我們更從容的面對繁雜的工作項目。

 
 
 
 

除了放大感官的正念練習,在生活中很多時候,也都可以帶入正念,讓我們更加專注在每個當下,以下分享一些常見的正念技巧:

正念呼吸

正念呼吸是透過觀察呼吸的方式,讓意念集中在吸與吐之間。

閉上雙眼,在吸氣的時候數1、2、3,吐氣時也數1、2、3,留意一下空氣流過鼻腔時的感覺,是溫熱的還是是順暢的?

不間斷持續的呼吸、數息。數字可以隨著呼吸的加深拉長而增加,但不用太執著於數對拍子,如果放不下這份執著,可以在吸氣時數 1,吐氣數 2,重複這個循環,簡單就好。

身體掃描

選個安靜舒適的地方坐著或躺著,通常我會在睡前或是剛起床的時候練習身體掃描。

閉起眼睛,建立在正念呼吸的基礎上,隨著平穩的呼吸,將意念輪流放在身體的每個部位,掃描過全身。

可以從頭開始,經過臉部、肩膀、雙手、胸腔、腸胃、腹部、大腿、小腿、腳掌、指尖。在掃描的同時,可以感受一下每個部位的狀態,比如 : 頭皮是放鬆的嗎?肩膀是不是很僵硬呢?肚子是不是暖暖的?小腿正在痠痛嗎?腳趾尖好像冰冰的?

完成一輪掃描之後,可以再進行第二輪,這次除了呼吸以外,可以在不舒服的部分停留久一點的時間。在感知的同時不需要評論這些狀態,就只是單純的感覺、認知,然後就移動到下一個部位。

進行兩到三輪之後可以結束這次的練習。

正念行走

正念行走是非常實用的技巧,在任何走路的時候都可以進行,前提是要注意自身的安全(建議避開車水馬龍的路邊,選擇在室內或是外出郊遊時,沒有車輛行進的地方。)

就如同一般的走路,不用特地改變走路的姿勢,重點是將注意力放在腳與地面接觸的位置,可以稍微放慢腳步,感受一下當腳接觸到地面時的感覺。比如今天穿的鞋子好像比較柔軟、這裡鋪了地毯,踩上去的感覺很減壓、這條山路的碎石子地踩起來凹凸不平,還有喀拉喀拉的聲音。

即使在辦公室也可以練習,比如從座位起身走到茶水間,可以透過正念行走,讓快速運轉的大腦抽離工作,當作短暫的休息,適度釋放壓力。

 
 
 
 

正念飲食

正念,也可以透過每天的飲食來做練習。

首先,為自己準備一份健康的餐點,可以的話,嘗試自己下廚料理,不需要很複雜,簡單也可以健康又好吃。

練習在吃飯的時候,不做任何事情,就只專心在每一口食物。

先聞一聞食物的香氣,有察覺到香氣富有很多層次嗎?接著,一次一小口、放慢咀嚼的速度,每一口都比平常多咬幾下,感覺一下食物的冷熱、質地,可能會發現原來有些食物多咬幾口之後,會出現平常不曾留意過的味道,像是有些蔬菜吃起來甜甜的、有回甘的感覺。

吃完之後問問自己,這樣緩慢的進食,是不是跟食物有更多的連結與認識? 吃完之後身體是不是更舒服?飽足程度跟以前一樣嗎?感受一下哪些食物帶給身體的感受是更正面、更輕盈的呢?

練習正念飲食可以幫助身體更好的消化。也會提高我們對於食物的意識,認識身體吃進各種食物的反應,長久下來會更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,來滋養身心。

不只上面分享的幾個方法,只要帶著覺察,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是正念練習,像是起床喝的第一杯水、沖煮咖啡的時候、甚至打掃整理環境整潔的同時,都可以加入正念。(點此連結看看聚落分享過的更多正念小技巧)

練習正念要注意的事

別為「正念」這件事,設立過多框架

記得在練習時,不需要給自己過多的限制、增加練習的困難度,這樣反而容易放棄,或變成不做的藉口。

比如不需要過度規範練習的場域與姿勢(像是一定要坐在瑜珈墊上),只要是安全、舒適就可以了。

也不需要規定每次練習的時間長短,可以依當天的狀況彈性調整,首要的目標應該要放在「每天持續」練習,而不是「一次練習很久」。

我們都會有忙不過來的時候,不需要規定自己每次練習都要撥出半小時一小時。即使是一分鐘都好,讓自己維持每天練習的習慣,比單次練習很久來的更重要。

讓想法自由來去,不批判也不評論

在正念練習的過程中,有時候會冒出很多的想法,可能是工作上的煩惱、人際交往上的問題...等,很多想法來來去去,不斷轉換。

每當察覺到自己走神了,要告訴自己 : 「沒有關係,我已經察覺到了!」然後再把專注放回當下、繼續深吸慢吐。

伴隨著想法的來去,可能也會產生很多情緒,在腦海中掀起一些漣漪。

有時候我們會責備自己無法專注、或是受到情緒的負面影響,這時候,我會告訴自己 : 「情緒是情緒,它們不是我。」如果出現很糟的情緒,也能明白是情緒很糟,不是我很糟。

將自己想成一個觀察者,看著這些情緒與想法的出現、消失。不需要批判、不需要評論、更不需要努力的趕走它,保持中立的態度,就當它們是個過客,而我們允許它自由的來、自由的離開,只要保持覺察,知道它曾經來過就好了。

在聚落,我們的每場活動都會帶入正念的概念,比如手機沉睡箱的設計,或是走禪、禁語、正念覺察、正念瑜珈等引導。如果想跟聚落一起體驗正念的力量,歡迎看看聚落近期旅程

 
 
 
 

規劃屬於我的正念練習

我們隨時都可以開始正念練習,沒有既定的模式也沒有必須遵守的規範,可以很自由的嘗試,如果不知道怎麼開始,不如參考看看這個做法:

以週為單位的規劃正念練習,從簡單到深入,逐漸堆疊,漸進式的讓正念融入生活中,例如:

Week 1

選擇一件每天都會做的日常小事,然後在做的時候加入正念練習。比如喝水、刷牙洗臉、澆花等。從5-10分鐘的小事情開始,簡短的練習,用已經建立的習慣,來養成新的正念習慣。

Week 2

除了每天一件小事以外,加入察覺你的情緒,隨時留意自己的情緒變化,也感受一下在這些情緒中,身體有什麼樣的反應?這些反應帶給你的感覺是什麼呢? 如果有空,也可以拿紙筆記錄下來。

記得維持不批判的態度,只去體會與感受。

Week 3

可以加入時間長一點、更有儀式感的正念練習,比如 20 分鐘的身體掃描、30 分鐘的正念晚餐等,藉此提高練習正念的深度。

Week 4

自由組合各種正念練習,嘗試在不同情境與狀態之間,流暢的轉換,並讓正念可以延續。根據每天不同的行程,安排想做的練習,這樣自由組合的方式,讓正念可以更自然的融入生活,無所不在。

像是今天在午後散步的時候練習正念、晚上再做15分鐘的靜心搭配睡前的身體掃描;明天是早上起床冥想10分鐘、靜心瑜珈半小時、晚飯後再正念行走消食。

不用侷限每天一定要練習多久或是多少次,重點是不間斷、每天都可以保留一小段時間給正念。

以上的正念養成計畫,除了自己練習,也可以嘗試跟家人、伴侶或是朋友一起練習看看,比如夫妻原先習慣邊看電影邊吃晚餐,可以討論一週空出一個晚上,試著正念飲食,享用完美味健康的晚餐,再分享彼此的發現與感受。

有伴同行,更容易建立一個長久的習慣。

 
 
 
 

正念讓我們練習把注意力放到平時很少關注的感官,除了練習五感的敏銳度、增強感官的能力,也讓我們對於生活中的各種感受更有覺知,無形之中提升了生活的豐富度。

練習專注當下、察覺動心起念,也能減少對過去或是未來的過度思慮。煩惱少了,就有充足的精力可以分配給現在的生活,也將更明白我們所擁有的只有此刻,「當下」就是最好的樣子。

祝福我們,正念常在。

延伸閱讀:適合初學者的冥想技巧

 

關於作者

Alma 喜歡音樂、科學跟創新的事物

假日常跟家人遊走在山林間

或是下廚嘗試新的料理

最近開始練習氣功跟太極拳

正在找尋社會框架外,有趣的生活方式。

圖片來源:Pexels

Previous
Previous

打造一個療癒的工作環境

Next
Next

如何面對拒絕與否定?